


4月10日,正值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柳城县古砦仡佬族乡迎来大批游客。古民居观美景,烧烤场尝美味……游客廖先生全家乐不思蜀。他感叹说:“我走过许多民族乡,都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可惜并不是所有的民族乡都能像古砦开发得这么好。”
各级政府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加大对民族乡的扶持和倾斜力度,解决民族乡存在的特殊困难和问题,不让一个民族掉队,实现民族乡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日前,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就此项工作开展监督,除了开展专题调研,还专门听取和审议自治区政府关于我区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分析目前我区民族乡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A破题:发挥优势弥补“先天不足”
“无水无路土地少,木棚四面透寒气;家家户户穷兮兮,收入忽略可不计;遥想出路何处去,望天望地唯叹息。”百色市凌云县沙里瑶族乡的瑶族同胞,曾用这样的山歌描述自己的生活状况。
“201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892元,广西为7565元,而我们乡只有4087元。”乡政府干部告诉记者,近两年在对口帮扶单位大力扶持下,乡里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5614元。
沙里的发展现状正是全区民族乡的一个缩影。我区共有59个民族乡,总人口113万人,多年来经过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群众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种种原因,贫困问题依然突出。
自治区扶贫办负责人分析,大多数民族乡分布在革命老区、石漠化片区和边境地区,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山道弯曲狭小,生存条件恶劣,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受到先天性的制约。自治区政府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作汇报时指出,尽管各级各部门对民族乡的发展给予了倾斜支持,但由于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专门支持民族乡发展的制度和政策设计,支持力度受限。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5个调研组分赴28个民族乡开展实地调查后,针对民族乡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建议自治区政府研究制定“十三五”民族乡发展的专项规划,设立扶持民族乡专项资金,并结合精准帮扶工作,进一步增加民族乡农民收入。
自治区政府表示,将引导民族乡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把民族乡旅游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自治区旅发委负责人表示,该委正在对适宜民族乡引资项目进行着重筛选和引导。自治区发改委、交通厅、农业厅等部门也纷纷为民族乡发展“支招”。
B转变:倾斜项目加大资金支持
在各部门汇报中,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多年来各级政府和单位部门在破解民族乡发展瓶颈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55.6亿元用于支持民族乡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及管养,2012—2013年安排专项资金1.25亿元实施125所民族乡寄宿制学校建设,投入1250万元支持民族乡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下了如此大功夫,为何民族乡的落后面貌仍然难以改变?
“山高路远,修路建房的砖瓦运进来,价钱就比城里涨了一倍还多。好在我们可以惠农资金门口领,救济物资送上门,生产化肥门前买,新农保缴费业务上门办……乡干部下村提供了很多便利。”从百色市凌云县伶站瑶族乡那留村六仁屯群众朴实的话语里,可以找到一点答案。
民族乡地处偏远山区,农田水利、教育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难度大;59个民族乡下辖595个行政村,项目资金落到村里犹如杯水车薪。以民族乡卫生院为例,空编率达29.1%,部分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硬件设备建设不完善,桂林市15个民族乡的15所卫生院共有医务人员290人,平均724名群众才有1名医务人员。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是当务之急。自治区人大农委主任委员何龙群等调研组成员提出,应对民族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资金倾斜安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减免项目配套资金,加快民族乡道路、给排水、电力、互联网有线电视广播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和村寨规划建设,在城乡规划中优先安排民族乡规划,对民族乡新农村建设项目和资金倾斜安排;加大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资源向民族乡倾斜力度,如对国家实施的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项目优先在民族乡实施。
C根治:突破短板加快人才培养
采访中,多部门负责人表示,项目资金扶持固然是根本,但人才资源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然而民族乡专业人才缺乏,民族干部队伍存在青黄不接现象还比较严重。由于民族乡生活条件艰苦,优秀人才不愿到民族乡工作,各民族乡普遍存在教师、医疗、农林牧科技人员缺乏现象。
例如,由于教育资源整合、学校布局调整,撤并部分教学点,给离学校较远的少数民族家庭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同时教师课时负担过重,教学质量提升困难;少数民族干部干部后备力量不足,能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教师队伍等事业单位的少数民族考生数量较少,如三江侗族自治县高基瑶族乡近几年一个高中毕业生都没有。
为此,自治区政府提出,将从民族乡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校点撤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努力提高办学质量;落实好民族乡教师福利待遇、职称评定、周转房建设等措施,确保教师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坚持“扶持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的民族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育扶贫力度——“要突破短板,增强民族乡的内生发展动力和自我造血功能。”
自治区卫计委表示,将以民族地区、民族乡为重点,继续抓好免费订单定向本、专科学生培养计划,并依托各级卫生学校加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的培养。自治区农业厅表示,要继续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大对民族地区农民创业和就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吸引一批拥有较高素质的青年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